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木结构政策,以及木结构未来发展前景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产业总产值7万亿,进出口总额1380亿元,截止2013年底,我国木材加工规模以上数量达1416家,木结构企业发展主要特征是,木结构企业数量增长迅速,木结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多数企业技术相对落后,木结构企业普遍面临开工不足的困境。
在木结构住宅的开发建造中,开发商、建造商和消费者最关心的是成本问题,由于现阶段在国内建造的木结构建筑多为别墅,加之建造材料多为进口,有的材料或构件甚至要到国外加工,使木结构房屋不包括土地的建造成本达到4000~6000元/m2,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维护,会增加使用成本,会使大多数人望而却步。
尽管如此,传统木结构建筑仍然在中国某些地区的民居、宫殿、寺庙和园林中得到建造,相关的营造技艺也得以传承和应用。 然而,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正导致许多技艺性文化遗产的丧失,这对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。
从19世纪初开始***用木框架结构以来,从独户式住宅发展到联合式住宅及多层公寓建筑等多种形式,目前应用得最多、技术经验最成熟的是轻型木结构,可在现场建造,也可在工厂预制构件,然后在工地装配。
年9月,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印发《关于上海市装配式建筑2016-202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》(沪建建材[2016]740号)。提出装配式建筑的建设目标、示范目标和产能目标。鼓励积极研究钢结构、钢-混结构和木结构体系应用。建设目标: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***用装配式建筑。
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:市场需求增长: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质量、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。特别是在灾害多发地区,其轻便、抗震性能优越的特点,将使其受到更多青睐。
有很多方面的原因:环境的影响。日本多发地震,地震中木结构由于自重轻,抗震性能优异 材料。中国现在人均占有木材量太少,储备不足以供应木结构房屋的耗费,所以木材越来越贵,更多用在二次装修和家具上面 工艺。大量的木材是无法直接用来作为结构构件的。
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: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性能将不断提升,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,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。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现代化、工业化进程中,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第三,木结构需要很多轻质维护结构。打个比方说,剪力墙的房子,浇好混凝土就可以避风遮雨了,木结构就是一个大框。这些轻质材料的环保也是问题。第四,真盖高层,美日也是要用钢筋混凝土的。即便钢结构也有很大的钢筋混凝土量。而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是木结构为主。
摘要:广西三江侗族建筑是我国重要的建筑形态之一,为使广西三江侗族建筑能够更好的传承发展。
“材”是木结构构件大小的基本单位从大到小分为八个等级,然后根据建筑的规模和性质选用一种等级的“材”作为基本尺寸,随后的、柱、大小构件都由此算出各自尺寸,这就简化了设计和施工的过程。
1、为了保护木结构建筑主体、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建筑的居住安全,必须对木结构建筑***取防火、防虫和防腐措施,或对建筑的木构件进行有效地处理,以达到国家标准《木结构设计规范》的有关要求。
2、加工技术、施工技术、管理技术、维护技术水平总体偏低,施工工具、材料、附配件、设计软件等皆不完备,各地虽然已经有了一批现代木结构建筑构件、零部件及木结构建筑施工企业,但多数规模过小,上下游企业、行业组织、行政管理部门、学术科研机构之间缺乏联动,资源缺乏有效整合,产业链各环节严重脱节。
3、受自身材质的问题,木建筑易遭受火灾,白蚁侵蚀,雨水腐蚀,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;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;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。
4、***用高强度木材:选择高强度、高密度的木材,如欧洲松、云杉、红松等,可以提高木结构建筑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,从而实现更高的建筑高度。增加建筑体量:通过增加建筑体量和体积,如增加建筑的宽度、深度和层数,来弥补木结构建筑高度的不足,并实现更加雄伟的建筑效果。
5、木结构建筑的优点: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,抗震性能较高;取材方便,施工速度快等等。木结构建筑的缺点:易遭受火灾,白蚁侵蚀,雨水腐蚀,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;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;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。
6、最近几年,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尤其是中国***积极倡导绿色建筑发展,包括鼓励木结构建筑发展,以及部分国外机构或行业组织的积极推动,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。———政策导向。近几年,中国***为推进木结构建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。
关于木结构政策和木结构未来发展前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木结构未来发展前景、木结构政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